人之所以烦恼无穷,只因心被外界牵绕太多。为金钱为名利为声色,不停欢喜又不断悲哀。对于身处于尘世中的我们,在不断的诱惑与追逐中,难免都会陷入有形无形的焦虑与痛苦当中。也因此寄望于一种智慧,一种使人出离烦恼的智慧。
经年打磨,自以为波澜无多。也不会惧怕问题或困难,在我看来,这个世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怕你看不到问题所在。一旦看到,或抽丝剥茧或手起刀落,别有一番快意滋味。
即使如此,有时候却还是会为来自别人的一句哪怕无心之言而烦恼。
自从去年森山健康小镇投入建设以来,每日里前来参观的领导朋友络绎不绝。只要我在公司,基本上都会亲自作陪,前往小镇,讲规划,看现场,一遍一遍乐此不疲,有时候一天都要接待三五拨客人,脚走肿了,脸晒黑了,说不累是假的,但是心里高兴。在我看来,这座小镇就是我的另一个孩子,向别人展示自己孩子的优秀,岂不是每一位为人父母者所最为乐意的事情么?
毕竟千人千品,万人万相。大凡前来的参观者,除上感受到视觉上的震憾之外,有些还会热情地提出个人的建议。这些建议无论于对错,每每在感动之余也都让我认识到学习无止境,从而也会更加地用心于工作。
但是也不排除有些妄言之人。他们在没有任何依据之下,指手划脚甚至肆意发表负面评论。我没有办法去堵别人的嘴,只有自己生闷气。对于这座小镇,曾经为此昼夜不寐辗转求思,自认是投入100%的心血,完美主义的性格又让我力求处处做到最好,却仍然会受人非议。
即便一再提醒自己,别人的话不过耳边风,但心情难免会受到影响,以至于有时候甚至会让自己对所做的事产生怀疑。哪怕明明知道这份纠结其实非常的不值得。
不是说自己就容不得别人评议,只是太过在意这座小镇,所以我才会太过需要关于小镇的正面激励。
后来,我在六祖的《坛经》中读到,对于烦恼与菩提的区别,祖曰:“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烦恼与菩提仅在执境与离境的一念之差,执相就是烦恼,不执相则是菩提。
所谓相,即为眼耳鼻舍身意所感,也包括语言、文字以及起心动念。执于这些,人就会有烦恼心;不执,便得清净智慧。
只是作为凡夫俗身,要做到不执于相,是何其艰难!
它不是单纯的回避。回了烦恼,回避了人事物,难道就没有烦恼了吗?之所以有烦恼是因为不会面对自己的妄心和散乱心,不能很好地处理身边的人和事。曾经有些时候我会沾沾自喜于自己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以为那就是智慧,起码也是接近于智慧,但事实上,真正的智慧其实就存于这些琐琐碎碎的意念之中。当我被它们搅得心烦意乱的时候,还能说自己有智慧吗?不回避人,不回避事,直接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这当是破除执的第一要义。
想起来米勒日巴尊者跟随玛尔巴尊者上师学法时,上师命他一个人在一座险要的山上造一所房子。可是每每建到一半时,上师就会让他把房子拆除,把石头、木材等材料搬回原地,每一件材料都要尊者从几里路的山下背到山顶,一次次地重复着。尊者苦不堪言,但求法心切的尊者依然谨遵师命坚持苦行。而尊者每次去请法时,都会被上师责打,甚至赶出大门。他常常感到绝望,无数次地想要自杀。但这些看似折磨的修行,其实都是上师帮他消除恶业的善巧方便。就这样,通过长期的苦行,尊者的业障一点点得以清净,终于证得正法。
不执于相需要有宽广的心胸与超人的智慧,如果被人误会,受点委屈就心生嗔念,慈悲心何在?爱心何在?受气的心量何在?
这样一想,真真要感谢那些予我以烦恼的人,他们才是我的菩萨,来点化我。正是因为他们,我看到了自己心的不定。既已看到,就要对症而修行。
对于小镇,我清楚我们的发心清净,外人的诘难疑慢,有意也好无意也罢,起码他们在某一刻的关注点在小镇上,我会真诚地向他们讨教并讲述自己的理解,即使被拒绝也没有关系,发上一条信息:谢谢他们来看小镇。
对待其他工作或生活中的人也是如此。有些人向来交流艰难,以至于我惧怕与之交流而刻意回避,但这如同烦念一样,即便当下没有,但是保不定会在某一刻如阴云般涌来,令心情黯然。于是我会尽量多地创造与之面对的机会,少说,多听。几次下来后我意外地发现,原来这个人并没有自己想像中那般不可理喻。只不过过去我们都是同时在说,听到的始终是来自自己的声音,从不会设身处地地考虑对方的处境,所以也就不存在所谓的理解与认同,而是一味坚持自己的主观臆断:这个人没有值得交谈的价值。在还没有交谈之前,这个定性已下。也就是说,我始终是将自己囚禁在一个严密的框架之中,还抱怨为什么没有光,其实手边就有门。
我反复阅读《六祖坛经》,越发觉得六祖的伟大。这样一个穷苦农人出身,且不识文字,却能悟得“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其间蕴含的佛法妙理非个人所不及,且非文字所能解释。再讲个故事与各位品味:
在唐朝,有一位读书人,因为饱读诗书,人称李万卷。有一次他去拜见归宗禅师。李万卷问禅师:何教称:须弥纳芥子,芥子纳须弥。现在我请教您一个问题:那么小的芥子,怎么能够容纳下那么大的须弥山呢?
禅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他:您读过多少书呢?
李万卷骄傲地答:我读了很多的书,人们叫我李万卷。
禅师问:一卷书中有多少事?李万卷:无量事。
禅师问:一卷书中有无量事,万卷书中有多少事?
李万卷:太多太多数不清的事。
禅师问:那么万卷书中的无量事,即今在何处?
李万卷顿如醍醐灌顶,拜禅师为师。
一卷书中有万种事,万卷书中有无量事。万卷书中的无量事,全在人的心中。这正是佛教里所说的“芥子纳须弥”的宗教隐喻。
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众生平等,佛性
人人都有。只是你我的自性被凡尘所蒙盖,只能通过修行和放下,不住于相,识得本心,才能去除对婆娑世间的依赖,即见光明。因此祖对惠能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愿与各位同修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