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保健食品市场虚假宣传等乱象,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保健食品行业健康发展。据知情人士说,保健品公司的话术培训中,就要求销售员,只要吃不死人,就把保健品尽量往夸张的地方去吹。7月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办法》明确打击使用虚假、夸大或者绝对化等表述产品功能相关的文字。
市场上保健食品随处可见,它们的主要消费群体是老年人,而老年人也正是保健食品行业的主要目标客户群体。这是因为,老年人对于社会上各种保健食品骗销手法识别力弱,容易相信推销员对保健品的夸大、虚假宣传。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保健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保健品的年销售额约2000亿元,其中老年人消费占了50%以上。
如今,保健品传销成为中国市场上无法根除的问题。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以电话、讲座、会议、组织旅游等形式进行虚假、夸大或者欺骗性宣传销售保健食品属于违法行为,但惩处措施起不到丝毫威慑作用。而且一些食品监管部门对保健品市场实行被动式监管,达不到从严监管的力度。
很多商家在推销保健食品时,总是与药品混为一谈,夸大医疗效果。对此,《办法》明确,保健食品名称不得使用虚假、夸大或者绝对化,明示或者暗示预防、治疗功能等词语,不得使用功能名称或者与表述产品功能相关的文字。业内人士表示,这将最大程度解决保健食品长期存在的过度宣传问题。
不过,加强监管力度不能仅仅体现在纸面上,还要化为切实的行动。只有下猛药,才能治好保健食品行业乱象丛生这个沉疴痼疾。只有职能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建立长效机制,才能让保健食品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在如今,信任度越来越低的保健食品行业,存在着太多鱼龙混杂的乱象,需要进行根本性的治理,才能挽回消费者的信任。
转自《前瞻产业研究院》
上一条: 维莱营健获“十二五”保健品行业创新管理先进单位
下一条: 教你一招养胃效果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