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食药监总局日前发布了《2016年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重点抽检食品生产企业名单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这份通告涵盖40家保健食品企业,继去年颁布“史上最严药物临床试验数据自查令”之后,对保健品行业进行的又一次大行动,且所涉及企业多为行业龙头。这也预示着我国对于保健食品行业的监管将进一步加强。
抽检是食药总局的基础性工作
据了解,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的《通告》是自国家食药监总局成立以来首次发布的抽检名单,这样的抽检一直是食药监部门的日常工作。国家食药监总局新闻发言人颜江瑛指出,国家食药监总局每年都会以保健食品的检验、公众消费的反馈等为依据,将全年的抽检计划安排好。颜江瑛表示,国内保健食品企业众多,一次检查不可能覆盖上万家企业,因此会以分批的方式来覆盖不同的企业,“对公众影响比较大的保健食品企业,首先是要考虑的,然后列出计划进行抽检。”
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贾亚光介绍,国家对保健品行业的监管主要是针对两方面,一是非法添加,二是虚假宣传。他认为,“非法添加更多是在经营企业,而虚假宣传主要表现在销售环节”。
行业性抽检将成为新常态
此次发布的《通告》是一份涉及保健食品、特殊膳食食品等在内的28大类共1452个食品生产企业的大名单。
目前,我国保健食品生产行业的批号持有企业有2500多家,产品批文1.5万多个,市场上的保健产品5000多个,在这么多的生产企业中,重点抽检这40家企业,之前还没有过先例。据贾亚光介绍,之前的检查更多是不公布企业名字直接去检查,这次对外公布出企业名单,虽然还没有得到解释,但行业内人士都了解这些企业全部持有国家颁发的gmp认证,也都是规范的保健品行业的重点企业。
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徐华锋对此指出,“新政的出台和施行,意味着那些打擦边球的产品空间会越来越小。产品上市更容易了,但是产品上市中、上市后的监管会越来越严格。”
转自《光明网》
上一条: 行政新规+行业自治 保健品行业规范行业之风
下一条: “最严”食品安全法带来保健品行业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