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上海网6月14日电 (记者 李佳佳)本周末第十一届中国健康产业高峰论坛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上海校区成功举办。论坛力邀政府高层、业界精英和专家学者等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就“机制、资本与互联网:健康产业的三维思考”这一主旨展开讨论、进行经验分享。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会长王东进在论坛上发表了题为“全民医保与健康中国”的主题演讲。他认为全民医保要为健康中国真正起到基础作用、保障作用和支撑作用需要做好十件事,分别是整合城乡居民医保、规范居民医保、处理好保基本与多层次的关系、要把长期照护保险发展起来、重特大疾病保障制度要建立起来、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支付制度改革、药价改革、创新管理以及建立医疗保健监督和评价机制。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体制改革司司长梁万年认为价格改革是医疗服务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在说到“三险合一”时,梁万年说,有一些专家和教授提出了三险合一的问题。我一直说现在达不到。“现在还是只能把3+1的格局变成2+1,就是职工医保,有就业的。没有就业的,城乡都叫居民医保,再加上医疗救助。3+1到2+1还要走很长时间才可以三险合一。整合,我觉得还是一个认识的问题,不是一个利益的问题。”
梁万年说医疗改革的基本路径是统筹设计,突出重点,循序推进。他从构建各类医疗机构协同发展的服务体系入手,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如何推进医改,包括全面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大力发展社会办医,加强监督管理,规范医疗服务;推动建立分级诊疗体系以及巩固完善基层运行新机制。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朱恒鹏教授的主持下,论坛进入第一个圆桌讨论环节,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晓芳,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上海市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胡善联,以及礼来中国副总裁高彤纷纷就“价格机制改革,如何深化?”这一主题分享了自己的见解和经验。
韩晓芳介绍了北京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经验,提出了“放、改、调”三字箴言,即政府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改变按照项目定价的机制,让医疗服务技术作为主要定价因素。胡善联的讲话围绕药品定价机制展开,提出了定价机制改革中的三个关键:医改不等于药改,降低药价不等于降低药品费用,药价改革离不开政府的调控。高彤女士则介绍了医药价格改革背景之下医药企业的应变之道。
2014是互联网联姻医疗的里程碑,行业霸主纷纷进入医疗领域,大数据助力健康产业更新迭代,本届论坛自然也将焦点汇聚到“互联网携手医疗,如何创造”这一主题上。
丁香园创始人李天天表示,医疗行业存在着很多“移不动”的方面,一方面医疗的核心问题——医疗诊断“移不动”,另一方面医疗外围问题,包括医保不支持线上支付、处方药问题等也导致“移不动”。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机制,因而丁香园选择了在体制外建立优秀的医疗系统。
阿里健康业务副总裁倪剑文介绍了阿里健康的医药云平台,强调了医药云平台将有助于提高病人的就医效率,提升就医体验,提高整体医疗水平,帮助提升医生的个人价值。
春雨移动健康ceo兼创始人张锐的讲话主题围绕远程医疗面临的困境展开。春雨移动健康用四年建成了世界大最大的远程诊疗平台,但远程医疗还存在着风险和道德等方面的问题。春雨移动健康正在加强“线下”医院的建设,以弥补单纯的远程医疗的不足。
阿斯利康中国和香港地区总裁王磊则说,制药企业是一个传统行业,目前为止,阿里斯康的营销模式还停留在卖产品上,未来要进行业务模式的创新,做到诊疗互联网一体化,从卖产品转变为卖整体凯发游戏官网的解决方案。
转载自: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