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朴实无华,数十年如一日
他们寂然凝虑,将毕生献身科研
他们闪耀星空,只为挺起大国的脊梁
他们淡泊名利,却始终站在世界的最前沿
他们,就是国家最宝贵的财富
↓↓↓
yuan
院
shi
士
国家所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一般为终身荣誉。比如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原称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3年10月改为现名。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国大陆最优秀的科学精英和学术权威群体。
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中国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于1994年6月设立。
这是大家所熟知的两位院士
△被网友们亲切称为“布鞋院士”的李小文虽然已故,但他特立独行的姿态与卓著贡献,又被誉为学术界的“扫地僧”。
李小文,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遥感学家、地理学家,是国内遥感领域的泰斗式专家。
△“二等座院士”刘先林和他的书桌。
刘先林,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从事测绘仪器研发55年,将中国测绘仪器的水平推进到国际领先地位。
在我国,目前共有两院院士1674名,他们在各条战线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科技引领作用。他们殚精竭虑,用智慧为中国、为世界做出卓越的贡献,乃至改变着人类的命运。
但是,我们也清楚地看到,院士们由于年龄偏大,加上高强度的科研工作,为了一个项目几天几夜不眠不休对他们来说几乎是家常便饭,以致许多院士在身体健康方面存在不少隐患。
如何让院士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得到身心的适度放松,身体更健康,从而为国为民更好地贡献智慧,理应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大事。
△今年8月16日,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郑金平,党组成员、秘书长谢牧人,省中医药学会会长肖鲁伟一行已经来到森山健康小镇,调研指导筹建“浙江院士之家”。
11月3日下午,省科协党组成员、秘书长谢牧人再次来到森宇集团参加“浙江院士之家”研讨会。会议邀请到中国科学院院士龚昌德,中国科学院院士朱位秋,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剑平以及浙江农林大学斯金平教授共同参与研讨。
来自义乌的领导除了义乌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陈炫华,还有诸多专家:原义乌商报总编张年忠,原义乌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吴海燕,义乌市规划局规划编制高级主管、义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吴浩军,义乌市医学会副会长、秘书长刘晓玲等,与森宇集团俞巧仙董事长一起就“浙江院士之家”的方案共同进行探讨。
会议由义乌市科协主席陈炫华主持。陈主席首先介绍了筹建“浙江院士之家”的方案,随后,森宇集团俞巧仙董事长就森山健康小镇以及“浙江院士之家”的建设及规划作了了汇报,与会的领导、院士和专家展开广泛研讨。
义乌籍院士朱位秋认为在森山健康小镇建设“浙江院士之家”非常有意义,能够使院士的身心得以更好的休养,同时也能够进一步发挥院士对社会、对国家的价值和作用。但是希望能够对服务对象给以严格界定,建议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单位取得直接对接,并且就“院士之家”的服务范围进一步细化,在资源配置等方面也提出了更精准化和科学化的意见,比如建造图书馆,收藏院士们的学术专著等。
陈剑平院士对于浙江省科协和森宇集团对院士们的关心关怀表达了感谢。他从企业的角度出发,更为关注“院士之家”的产品定位、运营模式、服务方式以及未来可持续性发展的规划。他建议从院士们的社会价值和科研方向来做考量,可以往“浙江省发展战略研究院”等智库方向发展,以便能够更为精准化、充分化发挥两院院士的智慧,为浙江省的战略发展提供帮助。
龚昌德院士认为建设“浙江院士之家”是个创新举措,能够为义乌集聚更多的高端人才,在为义乌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为院士们的身心健康提供服务,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他非常赞同。建议“院士之家”的服务对象能够更为宽广,成为“浙江院士专家之家”,将一些年轻的科学家、教授等人才也扩充进来,将“院士之家”真正打造成为高水平的科普型、创新型研究院。
他同时提出:建设“院士专家之家”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完全一步到位是不可能做到的,可以在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斯金平教授作为与森宇集团合作多年的“老朋友”,也是现实意义上的“森宇人”,他对于在森山健康小镇建设“浙江院士之家”给予非常肯定的支持意见。他认为目前对于很多高校和企业来说,院士与他们的距离还是非常遥远,如果能够打造出一个院士集聚的平台,一方面为院士们的学术交流创造条件,一方面也可推动政府、企业、高校三方的科技发展,其社会价值将是极其深远的,需要政府在政策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同样,对于“院士之家”的营运机制问题,斯教授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随后,龚昌德院士夫人张玥明教授和来自义乌的各界专家从院士的身心健康和对义乌城市发展规划、人才集聚、创新发展等方面,对“浙江院士之家”在森山健康小镇筹建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意见。
在听过各位院士、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后,浙江省科协秘书长谢牧人首先表示建设“浙江院士之家”是一个新课题,义乌市科协与森宇集团结对,意义深远。今年是浙江省科协成立60周年,也是浙江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10周年,在这个节点上,今天召开的这场“浙江院士之家”研讨会也将会为浙江省科协发展留下浓重的一笔。谢牧人秘书长介绍了建设“浙江院士之家”的想法由来已久,并且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而高度的关注和重视,对于浙江省党管人才队伍、企业人才队伍建设都有着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谢牧人秘书长特别强调了服务科技工作者是省科协和地方各级科协最根本的任务和要求,服务的内涵包括身心健康和价值体现。“浙江院士之家”不只是为全省的院士等高端人才提供了一个相对固定的疗休养场所,更为浙江省及地方凝聚高端人才智慧,打通最后一公里,实现人才生态环境高度融合的新高地。因此,“浙江院士之家”集休养所、连心桥和智囊团三种功能为一体,建立可持续性的发展机制,需要政府、科协和企业三方的共同努力,其中政府要发挥其重要的先导和主导作用,科协要高度重视,将其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企业则为建设、运营主体。
谢牧人秘书长表示曾先后多次来到森宇,深刻感受到森宇是一家有情怀的企业,在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一直将社会责任放在首位。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品牌形象都做得非常扎实的,目前在建的森山健康小镇从生态环境到建设内容也有很强的吸引力。
对于森宇集团掌门人俞巧仙董事长来说,筹建“浙江院士之家”的初衷很简单,那便是出于对院士、专家等科技工作者的尊重和感恩。
2006年,在森宇集团承担的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天然药用植物品种组培工厂化技术研究》研究过程中,俞巧仙董事长认识了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子元,陈院士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和对民营企业的关心关爱让她敬佩、感动至极。她聘请陈院士为集团的技术顾问,此后,森宇集团坚定地走上了以科技引领产业发展的道路,从而形成了森宇以科技研发为核心竞争力的发展理念。
俞巧仙董事长一直对陈院士心存感恩。哪怕陈院士年事已高,不能过多参与集团的科研事务,董事长也从未忽略对陈院士的关心。逢年过节,她都会尽量亲自前往陈院士的家中送上问候,有时因为工作实在走不开,便派集团外事办季福仙主任代劳。陈院士对于俞巧仙董事长的这份情意也很是感动,总是在心中挂念着森宇集团的发展。
△2014年9月27日,91岁高龄的陈院士再次来到森宇集团参观指导。中间者为陈子元院士,右二为朱位秋院士,左一为魏江春院士,左二为徐寿波院士。
在俞巧仙董事长的心中,与院士、专家之间建立合作,不只是技术上的合作,更多的是心的交互。而院士们身上坚韧执着和持续探索、创新的精神也令她收获良多。
截止目前,森宇集团拥有93项省级以上科研项目,其中7项为国家级重大研发项目,企业建设了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而先后来到森宇并为企业发展留下宝贵意见和建议的院士达到近百人。
△森宇集团取得的部分科研成就
2016年,森宇集团投资51.8亿元创建了森山健康小镇,总面积达4.06平方公里。小镇立足于森宇集团的铁皮石斛产业优势,集农业、工业、康养、文旅、服务为一体,融合一二三产,致力于乡村振兴发展。
在此次的研讨会上,结合小镇的建设内容,俞巧仙董事长指出筹建中的“浙江院士之家”并非是一个孤立的项目,而是融入在小镇的整体版图规划中。小镇目前占地1500亩的农业版块已经开园,而此版块的定位就是以科普为主要功能,其间布局了院士林、全国最大的世界硅化木地质公园、铁皮石斛繁育中心、铁皮石斛资源库以及科普馆等。
△森山健康小镇中的“院士林”
占地300亩的工业区块上,其中100亩为森山国草的智慧化无人工厂,其它则是以中医药养生文化为创意主题的森山药局,融合传统中医药养生文化、文化创意、历史人文等元素,引入国家级名医,突出中医药特色,形成多学科的康养诊疗体系,打造集康复、养生、医疗、休闲于一体的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医药文化集聚区。
文旅区块则综合了酒店、温泉、书院、会议中心、博物馆等各种业态,能够充分满足人们身心灵的休闲需求。
△森山健康小镇一角
俞巧仙董事长认为,在森山健康小镇建设“浙江院士之家”不只是为广大的科技工作者提供一个身心疗休养的场所,更是打造一个广阔的科技人才集聚平台,形成高端人才集聚的洼地效应,为义乌乃至整个浙江的创新推动发展战略提供智力支撑。尽管目前对于筹建“浙江院士之家”方案中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是来自省科协以及社会各界给予的支持让她再次坚定了信心,也感谢研讨会上院士、专家们给予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后续会加强细化和完善,尽快将其落地。
俞巧仙董事长表示,作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使命,也是义务。只要是有益于政府,有益于社会的事情,只要自己能做的,再难,也会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