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计生委日前发布了《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以下简称“报告”),其中的平均身高、超重肥胖、孕妇及儿童的贫血率等数据引发了热议。
近日,浙江省营养学会营养科普专家研讨会暨省科协重点科普项目“减钠促健康,浙江在行动”启动仪式上,专家就报告内容及相关慢性病防治问题进行解读。
超重肥胖问题凸显农村儿童青少年增幅高于城市
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卫生保健水平和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也是公共卫生及疾病预防工作不可或缺的基础信息。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介绍,营养学界早在1959年,就做过—个一年四季150万人的调查,提出了中国了“九二米”,所谓“九二米”,就是指100千克糙米碾磨出92干克白米,这样可以保留较多谷粒糊粉层和谷胚,营养价值相对较好。同时,也提出了54lo配方,以防止大头娃娃、虚胖、浮肿等情况的出现。在之后的1982年、1992、2002年,都在监测居民的营养状况。直到近日,国务院最新闻办发布的2010—2012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报告。
此次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抽取了150个监测点,调查6岁以上的人群,调查总人数为156831人,其中18岁及以上成人120546人。调查66380户家庭,其中城市33315户,农村33065户。
《报告》显示,10年间居民膳食营养状况总体改善。2012年居民每人每天平均能量摄入量为2172干卡,蛋白质摄入量为65克,脂肪摄入量为80克,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为301克,三大营养素供能充足,能量需要得到满足。
全国18岁及以上成年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分别为167.1厘米和155.8厘米,平均体重分别为66-2公斤和57.3公斤。与2002年相比,居民身高、体重均有所增长,尤其是6一17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增幅更为显著。
膳食结构有所变化,超重肥胖问题凸显。过去10年间,我国城乡居民粮谷类食物摄入量保持稳定。总蛋白质摄入量基本持平,优质蛋白质摄入量有所增加,豆类和奶类消费量依然偏低。蔬菜、水果摄入量略有下降,钙、铁、维生素a、d等部分营养素缺乏依然存在。www.cpoha.com.cn
《报告》数据显示,脂肪摄入量过多,平均膳食脂肪供能比超过30~a,。2012年我国18岁及以上成年人超重率为30.1%、肥胖率为11.9%,男’i生高于女性,城市男女均高于农村。与2002年相比,成年居民的超重率、肥胖率都明显上升,比10年前上升了7-3和4.8个百分点。
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9.6%、肥胖率为6.4%,与2002年相比,分别增加了5.1和4-3个百分点,农村增长幅度高于城市。2010年一2012年,我国18岁以上成年男性和女性的平均体重分别为66.2kg和57.3kg。城市大于农村,较2002年男、女性体重增长3.5kg和2.9kg。
丁钢强表示,城市人口运动量减少、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摄入增多,导致营养过剩,表现为超重肥胖。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很多,一个是经济问题,富裕家庭往往更容易出现;第二个观念问题;第三个传统的饮食习惯,本来就喜欢大鱼大肉;第四,还与遗传基因有关。
农村儿童营养状况相对较差两项营养改善政策颇具成效
《报告》显示,2012年,我国6_u岁城市儿童贫血患病率为4.5%,农村儿童贫血患病率为5.5%;2010年一2012年,我国6—17岁城市儿童发育迟缓率为1.5%,农村儿童为4.7%;2010年一2012年,我国6一17岁城市儿童消瘦率为7.8%,农村儿童则为10.0%。
丁钢强表示,尽管我国整体居民营养状况有了显著提升,但居民营养状况还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村儿童营养问题更为突出。针对这一情况,国家已经出台了两项营养改善政策。
一项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针对贫困地区儿童的营养问题,2012年,国家
投入1亿元,以10个省的100个贫困县为试点,开展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为6个月一2周岁的婴幼儿每天提供一包“营养包”,同时开展儿童营养知识的宣传和健康教育,以改善贫困地区儿童的营养健康状况。到2014年,国家加大财政投入使得项目范围扩大到21个省340个县,惠及137万名适龄婴幼儿。
另一项是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根据2011年¨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按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提供营养膳食补助。每年投入160多亿元,由中央财政负担。2014年开始,又将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标准每生每天提高一元,达到小学生每天4元、初中生每天5元。现在已经达到中西部22个省,13万所学校,3180万学生受益。同时,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地区开展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监测。
丁钢强表示,学生营养状况有所改善,贫血率下降,部分年龄段学生平均身高和体重的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农村学生平均水平。“我去了重庆、四川的几个监测点,效果明显,2012年开始实施,2014年底,我们监测,身高平均长了2厘米男孩子,女孩子平均长了1厘米。这就是营养的效果。”
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
每四个成人一个高血压慢性病与饮食密切相关
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糖尿病患病率为9.7%,与2002年相比,患病率呈上升趋势。40岁及以上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病患病率为9.9%。
根据2013年全国肿瘤登记结果分析,我国癌症发病率为235/10万,肺癌和乳腺癌分别位居男、女性发病首位,十年来我国癌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2012年全国居民慢性病死亡率为533,10万,占总死亡人数的86.6%。心脑血管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为主要死因,占总死亡的79.4%,其中心脑血管病死亡率为271.8/10万,癌症死亡率为144.3/10万(前五位分别是肺癌、肝癌、胃癌、食道癌、结直肠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为68/10万。经过标化处理后,除冠心病、肺癌等少数疾病死亡率有所上升外,多数慢性病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我国现有吸烟人数超过3亿,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为28.1%,其中男性吸烟率高达52.9%,非吸烟者中暴露于二手烟的比例为72.4%。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的人均年酒精摄入量为3升,饮酒者中有害饮酒率为9.3%,其中男性为11.1%。成人经常锻炼率为18.7%。
社会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给人们带来的工作、生活压力,对健康造成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在浙江省科协重点科普项目“减钠促健康,浙江在行动”启动仪式上,专家就高血压等慢性病与食盐之间的关系做了介绍。
“盐的摄入量和高血压,有着很明显的相关性。”丁钢强表示,虽然用盐量有所下降,2012年居民平均每天烹调用盐10.5克,较2002年下降1.5克。但离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每人平均每天最好吃盐不要超过6克还有点距离。“有调查显示,脑卒中农村比城市更厉害,说明农村高血压没发现没控制,脑卒中发生率更高。另外,我们也发现,有些农村地区,吃盐的量明显高于城市。有些农村地区的高血压患病率并不比城市地区低。”
根据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浙江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为11.75克,超出《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量的近一倍。
浙江省营养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浙医二院营养科主任张片红说,盐摄入过量会导致血压上升,使人头晕、头痛,甚至引发脑卒中。大量研究证实,盐摄入是血压升高的主要因素。每天少吃6克盐,将使中风死亡率减少24%,冠心病死亡率减少18%,每年可防止全球约260万人死于中风和心脏病。同时,还会引起肾脏疾病,导致骨质疏松、哮喘、肥胖等疾病,甚至诱发胃肠道肿瘤。
“使用低钠盐会更有效、更方便地帮我们达到健康的目的。”张片红指出,除通过盐勺等方法减少摄入的盐外,还要小心那些躲在调味品、食品中的“看不见的盐”。调味品如味精、鸡精、酱油、酱豆腐、辣椒酱、黄酱、甜面酱、苏打、调味包、汤料包等都是高盐高钠食品;普通食品中如腊肉、奶酪、海菜、挂面、火腿、虾皮、榨菜都含有盐,话梅、薯片、椒盐花生等零食中也含有盐。记者郭丽丽通讯员鲁青
转自:中国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