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认总是个慢半拍的人,在《无问西东》已经上映很久之后才突然想起来应该去看看这部被交口称赞的电影。打电话本想约女儿一起去看,却被告知已经下线了。失望之余,更是自责没有早点抽出来时间。
没想到懂我的女儿很快回过来电话,说跟影院已安排好,可以重新为我包场放映。于是欢天喜地地召集了一帮朋友和员工,共赴这场电影之约。
果然,这部电影没有让人失望。
整个观影期间,眼泪几乎就没有停止过。感动的,悲伤的,欢欣的,激动的眼泪,伴着画面、故事、情感的徐徐展开,静静地流淌。
“如果提前了解了你所要面对的人生,你是否还会有勇气前来?”
电影开头,张果果的独白也牵扯着每一个人对自我的扣问。人们之所以抱有希冀,是因为对未来那份神秘的未知力量的向往,也被其牵引。如果一早看得到的结局,如果又万一与当初意愿相违,这条人生路,有谁还会愿意重走一遍?能够真正给予这个问题以肯定答案的,相信必是少数。
《无问西东》是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献礼。影片的叙事方式围绕四代人,四个故事来并行讲述,每一代人的故事都极具代表性,但在这里,我暂不想去铺陈这些情节,只想谈谈这部电影带给我的思考和力量。
这股力量,凝结为二个大字:无悔
“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心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
当英武帅气的空军教官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的心中猛地一颤:是了,这就是自己一直在追念的答案。曾几何时,面对社会上所流行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不问家国,不论世事,只是追逐于小富即安,尤其在这座城市,有太多所谓的富人,他们守着大把的钞票吃喝玩乐一掷千金,表面上无限风光惹人羡,却被麻木漠然的目光出卖了背后的空虚和肤浅。他们不懂得仁义,更认为不需要正义。或者说,只要他们所谓的正义没有被侵犯。按理说,过好自己的生活,旁人无权置喙,我们不能苛求每个人都能保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精神与理想,但至少该保留同情吧?不需要你达济天下,但至少在面对力所能及的事时,给需要帮助的人伸出你的手。
和平时代,没有机会让你驰骋沙场英勇杀敌,但以一颗真心面对自己和一切人事,在面对不平时能够向前一步的正义感。能够做到这些,并不算太难吧?
好多次,当我满怀激情地对别人描绘我的小镇规划与未来图景时,总是有人会冒出来一句:你的小镇不就是变相的房地产吗。每次听到这句话,我的心里都无比悲凉:我难过的不是自己被别人误会,而是别人为什么会生出这样的误会?
自从2016年“特色小镇”的概念被提出来以后,全国各地兴起一股“小镇热”。有些只是圈出来一块地,盖几幢高楼,引进几种业态,便美其名曰“小镇”。对当地居民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对当地自然生态带来什么影响?少在他们的考虑当中。而我,又要如何在这些看似常态化的概念面前,说出我对产业的那份珍爱,说出我对农人的那份情怀?
的确,我很少说得出口我对农村、对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的那份感情。许多次,只要想到他们面对我那双饱含期盼的眼神,我的眼泪就止不住流下来。他们不是不想改变,而是没有力量去改变。而我,恰好拥有这一点点力量。或许很轻微,但还有。
“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
梅贻琦老师说出的这段话,不仅饱含着人生的智慧,更是道出了人人都向往的一种最好的人生状态:一种真正的,从内心深处满溢而出的自足和快乐。这种状态,也即是人们究其一生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如果没有强大的心智,人们是无力抵抗生活的琐碎与乏味。即便到了我这般光景,每每紧张、忙碌的工作暂告一段落之后,无论如何我都会抽出时间让自己进行静坐禅修,审视、自省,让心回归于心。
我说,心放得太远了,要收一收。
信息化的时代会提供很多消磨时间的方式,比如游戏,比如持续不断的娱乐八卦,比如各种有聊无聊的大小视频,加上大数据无缝不入的嫁接,只要打开手机,保准你看到的都是你想要看的。随着一个接一个链接被打开,你沉入在一个看似丰富多彩的世界中。你以一种看上去很“充实”的姿态忙碌着,忙碌到根本来不及思考,只是被动地、源源不断地接收着别人想要让你知道的信息。有人说,这是无处不在的学习机会。拜托,有人利用手机学会了英语日语,哪怕学会了插花提升了厨艺也好,你合上手机之后,头脑中只剩一片空茫。
前段时间我去清华大学五道口上课,有幸得到朱民教授亲自授课。他在课上讲了一个故事,让我非常震憾。他说:曾经在瑞士有过一场实验,研究对象是一群开大巴的司机,他们每天有规律的作息时间,非常努力地工作。配合实验要求,这些司机被告知不需要去上班,但是工资照常发放。他们每天就在家里随心所欲地吃喝玩乐。这些都是工作了很长时间的老司机,听到这个消息,真是喜从天降的感觉。但是六个月后,出现了什么结果呢?这批人变得迟钝,与外界的交流能力严重退化。,他们不仅回不到从前的那份工作状态,连基本的操作都胜任不了。让一个人从“很会做自己”到“不会做自己”,不需要太长的时间,只需要六个月。六个月,就可以把一个人废掉。
“人把自己置身于忙碌中,有一种麻木的踏实,但丧失了真实”。所以,无论面临多么深切的绝望和迷茫,都要坚信,梅老师所描述的这份状态是存在的,吴岭澜、沈光耀、张果果无疑都在一番纠结彷徨后,抵达了这种知行合一的自足状态。与这样的喜悦相比,别人做了什么选择,根本就不重要。
如今,当我在工作或是禅修时,也同样能够体会到这种从心底满溢而出的喜悦。我相信体会过这种幸福的人并不多。毕竟,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一定是稀有的,不那么容易获得的。但这种喜悦,可以让人不再惧怕世俗的浪潮,不再在意世俗的眼光。而对这种喜悦的渴望,能带给人抵抗世俗的力量。
曾经,我的朋友有很多。大家有事没事会相约着一起外出游玩吃吃喝喝,鸡毛蒜皮的家庭琐事也能乐此不疲地聊上半日。但随着时间推移,朋友变得越来越少。不仅是因为我投入在工作之外的时间少了,而是对这种相处模式感觉到了厌倦,曾经觉得有趣的话题变得乏味,而让我怀有强烈兴趣的事物在她们看来,又是一副如此不可理喻的状态。我们之间不再并行前进,而是产生了错位。并非说我自己所追求的就一定会比她们高出多少,只能说我们的关注点已经不在同一件事物上了。朋友间出现这样的问题,是令人尴尬又伤感的。尤其想到我们曾经无话不谈。但人总是没有办法拒绝自己的内心,我不想勉强自己去迎合别人,她们也是如此。于是渐渐地,彼此联络愈加稀少。好在科技发达,朋友圈随手点的一个“赞”看上去都能维持一份关系。我想这并不是敷衍,而是一个珍视过往的人一份无力的坚持。
对于公司的员工,我其实并不想给予他们太多沉重的责任。只想让他们保有初心。尤其很多年轻的孩子,他们思维灵动,他们擅于创新也敢于创新,所以在森宇,我们不会制定太多的规则,只想让他们在这座平台上,尽情发挥自我,在不负己的基础上,做到不负于人。不希望他们将大好的青春时光消耗于游戏人生中,希望他们的人生所得都能够配得上他们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
在某次公司内部培训中,我对大家提到随着现代ai技术的强势兴起与普及,但是无论人工智能如何变化,人类追求生活的意义不会变,即:快乐,好奇,爱己,爱人。人很容易陷入与他人的攀比,然后从孰优孰劣中获得浅薄的快感。真正的快乐,不会因潮流的多变而改变,它源自你所坚信的价值观,源自内心的坚定。所以,当哪怕所有人劝你妥协,给你灌输平庸、从众的思想时,一定要记得问问自己:你的快乐,是盲从的跟风?是妥协的产物?还是发自内心的真实?
“当我在你们这个年纪,有段时间,我远离人群,独自思索,我的人生到底应该怎样度过?某日,我偶然去图书馆,听到泰戈尔的演讲,而陪同在泰戈尔身边的人,是当时最卓越的一群人,这些人站在那里,自信而笃定,那种从容让我十分羡慕。而泰戈尔,正在讲“对自己的真实”有多么重要,那一刻,我从思索生命意义的羞耻感中,释放出来。原来这些卓越的人物,也认为花时间思考这些,谈论这些,是重要的。今天,我把泰戈尔的诗介绍给你们,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岁月里,不要放弃对生命的思索,对自己的真实。”
影片中,陈楚生饰演的吴岭澜在1924年就读清华学堂,他见证过泰戈尔访问清华,最终从摇摆不定到听从内心声音,找寻到人生的意义。这一年,泰戈尔访问清华,演讲的主题是“对自己的真诚”。正是这次演讲,促成了吴岭澜心态的最终转变,转学文科,后来成为清华大学的一位教授。当他在1938年战火纷飞的昆明山林中,给学生们传道授业、吟哦诵读时,他的内心是充满了平静与幸福的。
他成为了当初自己所羡慕的那个人。
在这个娱乐至上的年代,讨论生命的意义、讨论内心的真实,似乎显得不合时宜。而与之相比,一场八卦反而能够迅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人们不愿意去谈论一些相对宏观而抽象的问题,避免表达观点。不要说对别人敞开心扉谈论自己的困惑,甚至直面自己的勇气都已是少有。但这真的只是时代的问题吗?原来民国时代的吴岭澜,竟然也有着和我们差不多的人生困惑,有着和我们差不多的羞耻感。
最难熬的阶段是什么呢?即一方面感觉格格不入于这个现实,另一方面却无法自处,缺乏慎独的能力。这时候,你需要一面镜子。
无论是学习或工作中,普通庸常者总是占了大多数。对于这些人,想要考出好成绩或是做出不凡的业绩,势必是要付出更多努力。如果他不能坚定地认为“做得更好”才是更正确的,他为什么要把自己折磨得那么辛苦?他背后又哪有这份动力?我在公司经常说,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是体现在八小时之外的。想要提升自己,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不过就是别人在消谴时,你在努力;别人在追肥皂剧时,你在努力;别人躺在舒适的床上休息时,你在努力。你除了足够努力,足够坚定之外,还必须时常自省。对于仅仅指望工作期间取得成就与突破,基本无望的。
所以,日常的工作已经让你疲于应付了,倘若没有强大的心力支撑,又如何使你能够远离既定的舒适轻松而投入到另外一场紧张甚至艰辛当中?
很多人都愿意将工作与生活完全分开,甚至认为工作不过只是用来谋生的一种工具,它是为生活所服务的,所以没有必要投注于全力。这段话并不具有普适性,所以无所谓于对错。但于个人而言,是完全不会苟同的。无论工作还是生活,都是完全地在映射你的生命存在的形态与状态,无论是爱生活还是爱工作,其最终目的都是想要把自己变得更优秀,它们殊途同归。那么,为什么不让这些变得简单一些,将两者合二为一地去面对呢?
如果一个人不去花时间去思考自我,思考真实的意义,那么很容易被卷入平庸之中。如果没有想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不想要的是什么,如果没有明确的观点,是不可能在人生的大风大浪中坚守初心的。毕竟初心易得,而始终难守。
没有一种成功是轻而易举的,哪怕那些看上去微不足道的成就,背后都是大量的时间、心力付出。有时候当我感觉到累,不想再坚持去做的时候,就会想想现实中的例子:有太多的女人她们失去自己的时间,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事业,任劳任怨,最终还可能养出一个自己非常不满意的孩子,与她们相比,眼下的自己起码能够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所付出的几乎可以忽略到不计。
在这里我没有任何轻看她们的意思。相反,我非常敬佩她们,能够如此忍耐自己。我完全能够懂得并理解她们在当中的付出以及所受到的委屈,包括她们的不甘,但是我除了尽可能地提醒她们保有自我内心的丰富之外,亦是爱莫能助。
“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整部电影,最终落在了这段话上。
影片中的每一个人,吴岭澜、沈光耀、陈鹏或者张果果,他们在奔腾的时代洪流中,所展现出来的人性辉光令人血脉贲张感动至深,但是也一定要记得,你也同他们一样,处在现代社会中的你我,都可以和他们一样珍贵。只要你记得,相信,然后行动。
人生实苦,所以更需要修行。修行,是知与行的合一,需要我们必须克服人性中的弱点:懒惰,贪婪,恐惧,软弱,怀疑等等,在该绽放的时候绽放,该谦卑的时候谦卑,永远不要停止思考,永远不要停止自省,也永远不要停下来脚步。
每个人都在负重前行,但是同时,每个人的内心都天然地具有一种向光和膨胀的生命力,这便是你珍贵的本心。因为有了这束光和力,我们可以坦然地安放内心的重量,征服内心的虚无。
世间唯你最珍贵。
前路漫长,秉烛为星。无问西东,但求无悔。